3095-Kurbelgehaeuse_Success Story
客户故事

战胜毛刺

在汽车行业的批量生产中,一家公司发现其去毛刺工序耗时过长。特别是在曲轴箱的交叉孔去毛刺时,问题尤为突出。来自好优利的一项创新技术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。

几乎没有机加工技师会喜欢去毛刺。与其他运行良好的工艺环节相比,去毛刺往往被认为是一个顽固的问题。一家德国汽车制造商在生产曲轴箱时也遇到了这种情况。生产过程本身没有问题,但在去除交叉孔的毛刺时,工序过于复杂且可靠性不足。然而,就像以往许多情况一样,这一问题为瑞士去毛刺刀具专家 HEULE 的创新提供了良机。

 

在这个具体案例中,这家汽车制造商的技术负责人在斯图加特的 AMB 展会上与好优利探讨了这一问题。

«我们目前使用两把深孔钻,每个孔需要来回钻 8 到 10 次。但这一工艺并不可靠,有时仍会留下毛刺,需要 100% 检查并返工。我们正在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。 »
客户汽车部门的工艺负责人

他此前就因另一去毛刺项目认识好优利,了解HEULE具备定制化解决方案的能力。

3096-Bohrung unentgratet_Success Story

问题中一个特别棘手的方面是,由于交叉孔(直径 6.4 mm)与主孔(直径 11.6 mm)相交,且偏心距达 1.9 mm,造成了较大的不平度。这使得当时现有的机械去毛刺方法无法有效工作。

好优利负责该区域的销售经理很快意识到,这个问题无法用标准产品解决。但他也从一款正在开发的产品中看到了潜在的解决方案。

定制化开发作为解决方案?

展会结束后,客户向好优利提供了应用数据,以及在节拍时间和无毛刺表面方面的经验、问题和要求。根据初步讨论,HEULE 进行了可行性研究,并邀请开发部门参与。研究结果显示,新工具——称为 CBD(交叉孔去毛刺工具)——是可行的解决方案。内部测试进一步证明 CBD交叉孔去毛刺刀具满足既定要求。

 

HEULE 顾问随后与 CBD 项目经理一同前往客户总部进行演示。客户技术负责人表示:“一切都很好,但这个工具的控制壳体太大,我们的加工中心没有足够空间。” 这番话让在场气氛一度紧张。但好优利从不轻言放弃,瑞士团队很快提出了另一种思路。基于成熟的 COFA通用型去毛刺工具,他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——虽然尚属概念阶段,没有任何应用经验。

 

回到总部后,好优利专家决定在其 X-Bores 项目中继续推进该产品创意,并启动了专项开发计划。公司制作了一系列工具原型和工件,以模拟切削工况,并在内部进行了测试。

«结果令人惊喜。带预紧弹簧的工具远超我们的预期。»
HEULE 前首席销售官(CSO)
3094-Werkzeug-u-Werkstueckzeichnung_Success Story

所有测试均满足严格的质量标准

客户对结果非常满意,委托 HEULE 进行 6 个曲轴箱的系列测试。由于项目的重要性,客户还亲自前往好优利的测试现场监督。测试再次取得令人信服的成果。下一步是在实际生产线的机床上重复测试。

 

在确定批量测试日期后,HEULE 向客户提供了 COFA-X 交叉孔去毛刺测试刀具及编程所需信息。测试期间,HEULE 顾问与 COFA-X 项目经理在客户工厂全程跟进。现场准备工作非常充分,所有关键人员均在场,包括总部技术负责人、产线主管、程序员、刀具专家及机床操作员。工具已安装完毕,随时可运行。

 

好优利团队与程序员一道,最后检查了每个步骤。由于关键加工区域被遮挡,无法进行 1:1 目视监控,因此整个过程几乎是在“盲操”中完成。到第三次运行时,程序已被修正并优化到工具能够顺利完成任务的程度。随后在检测室内用内窥镜对孔进行了检查。

“没有毛刺。”——质量检验员确认。去毛刺后的表面质量也比以往更好。

3092-Bohrung entgratet_Success Story

每片刀片使用寿命约 7,000 个孔

这一障碍被成功克服,但仍需通过实际生产条件下的寿命测试。毕竟,工具必须能在 5 条生产线上每年处理约 140 万个零件。测试显示,每把工具可加工约 7,000 个孔,客户对此结果非常满意。最终,客户得以以更低的成本、更高的可靠性完成去毛刺工序。寿命测试完成后,好优利获得订单,为客户的所有 5 条生产线配备该去毛刺刀具。